3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59名学子跨越山海,来到了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开启了为期十二天的"中文+职业技能+文化体验"研修之旅中。来自狮城的青年学子们深度体验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中新人文交流乐章。
我校精心构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语言课堂打破技术术语壁垒,中外学生用代码思维碰撞文化火花;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里,留学生亲手操作LED灯带安装项目,在反复校准线路间距、焊接元件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中国制造"对精密工艺的极致追求;人文交流环节则通过茶道、古筝等非遗课程,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展开对话。


图1 留学生的非遗课程体验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李小松老师的示范课成为研修亮点。在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他向留学生展示LED灯带安装的每个细节:"这个角度必须精确到5度。"新加坡学生Toh Yi Xuan连续三次调整安装参数后感慨:"原来简单操作背后是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这种"手把手"教学,让抽象的职业标准变得可触可感。

图2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李小松老师操作示范

图3 留学生展示光电显示技能学习效果
文化体验同样充满科技赋能的巧思。在数字化文创中心,留学生用3D建模技术复刻大足石刻造像,在磁器口古镇用AR技术扫描古建筑,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全新理解。"中国不仅守护文化遗产,更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Toh Li Qing在参观三峡博物馆后说。

图4 留学生在重庆大足石刻留影
此次研修架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桥梁。结业式上,新加坡学生用真挚的留言表达研学感悟:"技艺无国界,匠心共传承。"这些跨越文化的职业对话,正在"一带一路"沿线播撒技能合作的种子,孕育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未来。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基础平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