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谢箭,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一、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概况
智能互联网络技术是物联网、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万物智联”,即打破设备、系统与数据间的物理界限,构建具备自主感知与协同决策能力的智能网络。通俗地说,这项技术就是为世界装上“神经网络”: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充当“感官”,负责采集环境信息;5G/6G网络作为高速“神经”,实现信息的超高速、低时延传输;AI算法则扮演“大脑”角色,通过分析数据驱动自主决策;而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则如同支撑性的“器官”,保障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
二、专业前沿
当前,6G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其“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将融合地面基站、卫星与无人机,实现全域覆盖,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受低时延通信服务。同时,AI正深度赋能网络自治,例如谷歌的“AI-first网络”项目已能实现网络故障的自主预测与修复,未来网络将具备更强的“自优化、自修复”能力。
本专业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正重塑工业、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在智能工厂,机械臂可通过5G网络实时接收AI指令,自动优化生产流程;城市路灯能根据车流量等自动调节亮度,并借助区块链技术记录能耗数据。如:西门子“数字孪生工厂”利用实时数据将设备故障率降低了30%;杭州“城市大脑”通过AI智能调度交通信号,使高峰拥堵时间缩短20%,成为智慧城市典范;5G+AR技术则让偏远地区患者能实时获得三甲医院专家的远程手术指导。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技术通过构建物理世界的虚拟镜像,为生产线优化、城市规划等场景提供模拟平台。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已在宝马工厂成功应用于虚拟调试。在隐私计算与安全领域,蚂蚁集团的“隐语”隐私计算框架已在医疗数据合作场景落地应用。据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智能互联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最大应用市场。
三、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战略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该领域对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各大IT公司工作,如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的IT部门等,从事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物联网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这些岗位不仅需求量大,薪资待遇也较为优厚,尤其在一线城市和大型企业,薪资水平领先行业平均。此外,随着经验积累,毕业生还有机会晋升为IT项目经理、技术总监等高级职位。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网络技术、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